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动态
节约资源是建设领域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
文章来源:无信息源
作者: 2009-08-06 19:31:53
   
文章摘要:

一、建设领域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水资源量为世界人均量的1/4,人均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多、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成为危及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今后一个时期,伴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不断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突出的资源瓶颈制约,面对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节约资源不仅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任务,更是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

建设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快城镇化进程、搞好城乡统筹、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领域涉及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住宅与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等,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建设领域也是我国资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与资源的节约利用关系密切。

推进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促进了城乡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和人口的增长还在继续。我国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是人口、产业最聚集的地区,同时也是能源、土地和水资源消耗最集中、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区域。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年均0.8%~1%的增长速度,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这意味着将要有大量的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保障新增城镇人口的生产、生活;由此带来的市政公用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也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撑;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随之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增加,城镇人均消耗能源是农村人口的3倍左右。因此,大量人口迁移的过程,不仅是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人均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对我国的资源承受能力将是巨大的挑战。短缺的资源和巨大的建设量,构成了我国城乡建设中的最大矛盾。资源严重短缺的国情要求城镇化进程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建筑业是能源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高达18亿平方米~20亿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各类工程在建造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和原材料,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对能源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耗约28%,建筑能耗比重较大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且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建筑能耗呈上扬趋势,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的重点。建筑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而且也关系到国家能源战略和资源节约战略的实施。

建设领域如何正确处理城镇化快速发展与资源节约的关系,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设领域推进资源节约工作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抓好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切实落实好国家有关能源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的方针政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已具备较好的基础

近年来,建设领域积极推动资源节约工作,在城镇化进程中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城镇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一)城乡规划引导资源节约

近年来,城乡规划工作不断改进和加强,通过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促进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一是从制度上确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资源环境,推进城乡建设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城乡规划法》已颁布实施。修订后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从突出增长速度向控制合理环境容量、确定科学建设标准转变,从侧重确定开发建设项目向对各类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和空间管制转变。二是重视区域规划工作。通过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指导了各地城镇化的发展。三是对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进行正确的引导,进一步确立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合理限制发展规模,严格控制土地使用,严格控制基本农田保护范围,防止土地资源浪费,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在城市总体规划审查中严格把关,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四是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防止随意修改规划,防止一些城市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二)建筑节能全方位推进

建筑节能是全社会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2005年以来,建筑节能工作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从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全方位推进,为实现我国节能优先的发展战略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系列针对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陆续发布,使建筑节能工作走上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不断完善,多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继发布,为全面开展建筑节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建立建筑节能技术、材料、产品的推广、限制、淘汰制度,促进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同时,开展全国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强化建筑节能工作监管力度。目前,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比例明显提高,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已经启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进展较快,绿色建筑推广工作也取得新的进展。

(三)引导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

近年来,针对我国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国家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引导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重点发展面向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各类保障性住房。明确规定: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同时,在住宅建设中引导和鼓励新建商品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逐步达到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的目标。

(四)城乡用水效率不断提高

建设领域通过完善节水政策和技术规范,加强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能力,加大节水型设备和器具推广力度,进一步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开展节水宣传等措施,不断深化节水工作力度。2007年末,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为62.8%;县城污水处理率为22.6%。缺水城市大力推广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在生活杂用水、市政环卫、水系景观等方面逐步推广应用。2007年,城市节约用水量达45.5亿立方米,县城节水量为2.3亿立方米。

三、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任重道远

(一)国家对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1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针对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以及城乡空间的合理分配,对城乡规划和建设提出了比以往更加严格的要求。《城乡规划法》还加强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对规划编制和更改的程序及条件更加严格。20084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该法第一次从国家法律的层面对“建筑节能”作了专门规定,明确了建设部门在建筑节能方面的责任,并将节能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评价,过去以消耗资源、能源为代价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已不符合《节约能源法》的要求。

其次,国家通过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调整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编制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在大规模开发过程中,既明确优先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又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因此,今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要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城镇规模需要严格的限制;在优先开发区,城镇发展的布局、规模、结构和功能也应该按照国家的规划进行优化。

(二)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尽管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体上看,建设事业仍未摆脱粗放型发展模式,建设领域忽视资源环境的制约条件、浪费资源的现象仍较为严重,不少城镇超越资源环境容量,盲目进行开发建设,导致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行政壁垒的分割和短期利益的驱动,城市间合作、区域协调发展观念不强,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和城镇尚未形成协调互动关系,许多城市各行其是,盲目发展,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二是一些地方城镇化的速度超出了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导致民居和优质耕地被毁,也降低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城镇建设稀疏松散、粗放发展模式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仍比较突出。一些城镇盲目求大,无序蔓延,用地无节制地扩展,相当多的土地资源被无序和无效开发。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000年的2.2万平方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3.5万平方公里。在城镇用地和开发区占地大扩张的背景下,城市人均综合占地已达110平方米~130平方米,小城镇人均占地更高。四是一些地方不顾城市大小、地区特点、经济实力、文化差异,纷纷建设不切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大草坪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造成了能源、土地和水资源的巨大浪费。一些地方盲目建设许多不适合国情的别墅豪宅,开发建设大户型住宅;办公建筑贪大求洋,奢侈之风盛行。而且,城市大拆大建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为降低建筑的使用年限,有些仅仅使用几年或十几年的建筑就被拆掉。五是建筑能耗,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问题仍比较突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建筑量只占建筑总量的4%,但是耗能量却达到了建筑耗能量的22%,单位面积的耗能量是一般建筑耗能量的5~10倍。六是农村空间布局混乱,土地利用不合理,村庄不集约,村镇农民建房分散无序。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节约资源的观念淡薄,尚未将节约资源放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同时,发展中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倾向仍然存在,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往往与近期利益和经济效益、短期的政绩产生尖锐矛盾;另外,规划屈从于权利或资本,对城镇发展模式、资源空间配置和基础设施布局没有起到应有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工作

开展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是建设工作者肩负的一项历史使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建设系统任务艰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领域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工作,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城乡建设发展与资源节约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说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发展不应是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和高浪费,不应是环境的巨大污染和破坏,发展应该而且必须是可持续的。要把可持续发展摆在城乡建设的突出位置,转变城乡建设方式,树立城乡发展新观念,从资源节约中求发展,充分挖掘资源节约的巨大潜力,促进城乡建设和资源节约水平的提高。

城镇化进程要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匹配,绝不能以盲目建设、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城镇化水平。要突出规划引导资源节约的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的作用,从规划入手把好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关,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在规划的指导下转变城镇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一要关注区域协调,注重区域统筹,积极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二要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对农民建房的指导,引导农房建设和旧村改造,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促进村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同时,要防止大拆大建。三要建立“紧凑型”的城镇发展模式,坚持“紧凑型”的城镇规划建设方针,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调控下构建较密集的城市开发布局。

(二)技术进步与制度设计的关系

节约资源既涉及技术问题,也对制度建设提出了要求。技术进步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实现节约资源、节能降耗,技术进步是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把技术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推进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鼓励研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建立健全建设领域资源节约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此同时,资源节约工作还需要政府利用政策、法律、标准等予以管理和引导,通过法律与各项相关制度的设计来保障、激励、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引导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社会环境,使节约资源的理念贯穿于城乡建设的各个环节,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三)改善居住条件与节约资源的关系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普遍性的住房改善需求与资源约束构成了尖锐的矛盾。我国的资源条件难以满足居民住房过度改善的要求,节能省地型住宅已成为我国资源环境制约下的发展途径。要转变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观念,在建设和消费环节提倡合理适度、节约资源。抓好中小套型、中低价位的住宅建设;同时,推进住宅产业化,提高建筑品质,更多地从住房的功能、安全、环境、配套等方面实现居住条件的改善。

(四)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尤为重要和突出。推进城镇化进程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土地,而加强农业、保证粮食安全又必须保护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一方面,要使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成为农民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成果的过程,要有利于增加而不是损害农民利益。另一方面,在有效保护和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也要防止为节地而放缓城镇化的进程。

 

 中国建筑节能工程网